http://www.people.com.cn/GB/14576/22217/3278591.htm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375160.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9/content_4071451.htm
吴青 (1937-),女,汉族,江苏江阴人,教授。著名作家冰心(谢婉莹)之女,196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校任教。1977年至1979年在中央电视台教
"电视英语"并主持中央电视台的"星期日英语"节目。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都市研究与规划系进修美国社会、历史及社区建设等课程,回国后担任本科生美国社会与文化及研究生的现代美国社会的授课工作。
1993年至1994年参加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在斯坦福大学历史系进修一年。3次获得"北京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奖",5次获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1986年和198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96年至1997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教师。自1984年以来,5次被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自1989年以来,3次被海淀区人民代表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主要科研成果有:《怎样教初学者英语》、《校园英语》和《视听英语》。在国外发表的论文和文章有:《改革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有关中国妇女的动态和资料》、《我对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认识》和《妇女能顶半边天》。
不过,吴青最出名的,是她当人大代表时所做的事。
1984年3月5日,吴青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选民选她理由:正直、正气、敢言、无畏。当选后的吴青对党委书记表态:"我当了就要真当""这个差事对我不是荣誉是责任。"此话背景源自吴青曾亲身经历过"没有尊严的法律、备受冷落的法律"、"人治远大于法治"、"无法无天"。她本人及亲人曾是"无法无天"的祭品。吴青说,20世纪50年代初,从事社会学研究的父亲吴文藻认为新中国实行"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有问题,知识分子良知让他赤胆谏言"中国不能一边倒",于是一顶"疯狂向党进攻"的帽子砸向他。随之,社会学研究于1953年终止。1957年又戴上右派帽子。30年学术空白,吴文藻承受着"组织决定"对一个学术研究者的极刑。待吴文藻终于熬到平反一天,而平反通知迟迟压在某领导抽屉里。吴青诘问该领导:"你有什么权力扣压?你知道当右派女儿的滋味吗?""文革"中,吴青被揪斗、挨打……多少人死于非命而无理可讲,无法可依。人治让吴青痛感"中国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实现真正复兴。"当依法治国终成我国基本方略后,吴青愿做这一方略的实践者��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办事。
吴青办实事最经典例子,是用宪法搬走北外化粪池。1984年,海淀区四季青乡将化粪池建在外国语大学西院宿舍楼旁。教职工怨气冲天,与四季青乡交涉无果。待怨声反映到吴青耳中,吴青遂对四季青乡负责人念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把粪坑建在别人生活区旁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吴青手持宪法奔波在区农业、环保等部门间。最终,化粪池搬家。
最被人称道的实事,是吴青力争6年推动政府修了一条安全通道。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院间是繁华的西三环路,车多人众危险丛生。这条路先后夺走9条人命。吴青为修地下通道从1984年奔走到1990年。市政府最终出资100多万元为人民铺就一条安全通道。
最大胆之举,是2001年北京市人代会上,吴青与46名人大代表用宪法第5条"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第53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质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领导批条子越权干预海淀区法院执法。2003年3月1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柄仁呼吁优化法院审判环境。他说:"领导对审判干预太大,有时案子还没到法院,条子就先到了。"吴青赞同段柄仁呼吁"保证法院独立审判权。"
开风气之先的事例是1988年,吴青第一次参加北京市人代会。会上,她投了2个反对票,2个弃权票。她独立思考的右手改写了中国人政治生活中习惯的"一致通过"。这天起,吴青成为"有争议"人物。她将种种非议告知母亲。母亲给女儿写了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吴青将母亲墨迹挂在墙上,记在心中。吴青口头禅是"我是人大代表,不说真话,那我干嘛吃的?"她记得,幼年因说谎被母亲用肥皂洗嘴并强行喝下剥了糖衣的奎宁水。吴青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母亲说是对说谎的惩罚。
吴青解决问题原则:"从不找熟人办事,否则不又成了人治?"她自己虽然力避人治之嫌,但解决问题总绕不开人治。吴青不得不承认"文化力量的根深蒂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治几千年,直到1999年3月15日才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吴青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解冻也非一日之暖。22年来,她已习惯人们对她行使监督权利的反映"不给面子"、"犯上"。她坚守理想"不惟权只惟法"。她对当事人常讲"不要放弃。我是依法监督,你是依法维权。"此话成为当事人维权之剑。
"我是中国第一个用宪法维权、第一个设立'选民接待日'、第一个不定期向选民汇报的人大代表。"做了二十二年北京市人大代表的吴青带着母亲冰心给她的红底烫金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在北京市"两会"践行她最重视的代表身份。
吴青没算过每年给多少人解决过问题,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她不否认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人得有理想才行。我的理想是中国必须完全过渡到法治。"就这一目标而言,吴青不想要像哪个国家,"我就要依照宪法,宪法中都有。"
吴青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吴青。中国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实现真正复兴。当所有人大代表都像吴青那样的时候,中国就会有值得改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