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特意在不远的南大附近租了个小房子。听说,每天六点多的时候,就有不少的学生开始上自习了,他觉得特别又氛围,这才算得上是一所大学。
我也曾经到过南大,在一个宁静的小树林里,和朱坐在石凳上,十分的舒坦,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要是能一直在那里,多好。
最近无意中在天涯看到了南大的一些事情,即使只有一半是真的,这所学校都值得尊敬。
1、1956年,北大北师大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不是重点大学。1960年,连合肥工业大学等60所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依然不是重点大学。直到1978年,这所大学才成为80余所重点大学之一。
这所大学不是第一批16所副部级高校之一,确切的说,第二批也不是,只是后来增补的而已。这所大学党委书记直到2003年开始才由中组部任命,至于中央直接任命,那还差得远.这所学校的百年校庆7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个也没有出席,25个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个也没出席,唯一一个出席的和中央沾点边的是一个刚刚当选的中央委员,说出来大家也不认识,从来没在新闻联播上听过。人民日报十年刊登的关于这所大学的新闻不超过十条。而且多数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偶尔提到。这所大学的老校长在国家教委门前的雪地里坐了一夜,才侥幸与北大北师大一起办起了研究生院。
她曾经是国立中央大学,这就是她的原罪。
2、90年代,这所大学的校长因为学校日益困难窘迫,愤而辞职。这所学校的党委书记因为全校帐上只剩下5万块钱不得不四处借款给老师发工资。
97年,这所学校为了筹措经费,曾经万不得已,打算卖掉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区,卖掉自己的根,甚至打算把象征学校精神的老建筑出租给酒店。这所学校20年前动工兴建的新校区到现在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用建筑工棚组成的阅览室。新校区里的很多建筑和景观都是历届师生义务劳动建设起来的,里面的一草一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
3、培养了多达2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4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共多达250余位两院院士(几乎是院士总数的1/5),建校以来院士校友总人数长期领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长期位居全国高校之首。新中国成立以后毕业于南京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中已有63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6人是80年代的毕业生。培养了一位年缴税超过1亿元的香港"打工皇帝"、原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中国首席执行官,现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中国区负责人的竺稼(80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培养了中国7位联合国副秘书长中的3位,其中一位是现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奖得主(田刚(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翟成祥(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夏志宏(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薛子陵(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等)。培养了中国首位博士外长吗(杨杰篪(chi),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4、诞生了中国高校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绘制了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的结构草图。培养了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6位(程开甲、朱光亚、任新民、黄纬禄、赵九章、钱骥等,基本上都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培养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 --钱骥(193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理化系)。培养了首创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入技术三大标准之一的"中国3G之父"--
李世鹤(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
为有这样的大学庆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