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很少看港产篇,但前面大部分的情节都很熟悉,无非就是贪污腐败的警察做的一些荒唐事。
后面的情节就比较有感触:
廉政公署的成立:英政府对香港警队的腐败现象非常不满,决定成立独立于警队廉政公署,大部分的成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黑势力的迫害时,有人神经失常,有人顶不住压力退出,但还是有不少人坚持了下来,特别是小时后遭到警察迫害的"方力申"。
廉政公署的成长:失意坏警察"黄秋生"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廉政公署的能力,也让毕业的大学生成长起来,培养出一大批干将。在遭受到斩首行动后,失去了2个核心人员,但廉政公署的运作坚持了下去。廉政公署的强大,不在于一两个人,而在于它的架构和全体成员。
警廉冲突:廉政公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几乎香港99%的警察都有贪污腐败行为,警察游行、罢工、甚至攻占廉政公署。
局部特赦: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为了安抚警队,颁布"局部特赦令",决定指令廉政公署特赦在1977年1月1日以前所有曾经贪污而未经检控的公务员。
现在的社会,会不会来一场廉政风暴呢?这次廉政风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要最高层感觉到贪污腐败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2,要成立一个独立于腐败集团的调查机构,赋予他们比较高等级的权限;
3,要保证调查机构不腐败,这部分人员要经过严格挑选,严格控制;
4,要提高调查机构的办事能力,从原来的腐败集团挑选一些戴罪立功的人进行指导工作;
5,调查机构的架构应该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能在缺少核心部分的时候仍然工作正常;
6,在腐败集团影响面过大的时候,可以进行部分特赦(虽然和法律冲突,而且在中国照理没有人能够在法律之上进行特赦),但处理要公开透明。
满足上面的几条,才有可能达到与香港廉政风暴同等的效果和影响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