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

粮食价格战

http://post.news.tom.com/0100061C438.html
http://post.news.tom.com/0100061C439.html

在国际粮价高涨的情况下,中国阻断了国际市场向国内的传导通道,保持了国内粮食价格的稳定。
但有关专家提醒:"我国粮食生产对外依存度虽然较低,但我国化肥生产中硫磺与钾肥高度对外依赖,国外有可能通过提高肥料成本,抬高我国粮食价格。"

据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廷名介绍,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通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它们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是包括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的定价者。
近些年,跨国粮商通过掌控世界大豆价格,造成中国油脂加工企业亏损,然后展开大规模并购。目前,中国80%大豆压榨能力为跨国粮食企业控制,国内企业失去了话语权。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乔林选认为,跨国粮商不仅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而且通过食用油已建立起营销网络,并树立了一系列品牌。他们利用这些优势,与中国粮食加工企业竞争,会有很强的杀伤力。
包克辛说,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就没法控制。他们会成为中国粮食加工销售的龙头。
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这种警惕性,在招商引资中,普遍存在外资优于内资的思想。有的地方政府极易被他们利用,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他们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
多位专家建议,应对跨国粮商的对策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其进入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门槛,严格小麦、大米等口粮加工产业的外商准入制度,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和规模。同时,应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央企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

去年"十一"前,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市场一点水花都没有,调查发现它们遭到一家跨国企业的大肆收购。"他们买了后存起来也不投放市场,使国家调控失灵。"包克辛说。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甚至相差4倍。在巨大价差诱惑下,粮食走私出境案件时有发生。我国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如深圳文锦渡海关、蛇口海关连续查发了16起涉嫌逃证逃税出口面粉案件。
粮食非法走私出口危害极大,不仅使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相当于变相补给国外的消费者,而且一些不法的商人通过伪报品名走私粮食,不仅逃避临时出口关税,甚至还可以骗取国家其他品种的出口退税。同时,这种粮食走私行为已对国内粮食供应造成影响,导致国内粮价波动。

问题在于:
为什么要通过补贴农民来压低国内的食品价格?跟能源一样,应该让价格升上去,再补贴全国人民。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需不足,我觉得要拉动内需,就要让物价回归正常的状态,就让食品和能源升回去。食品和能源上升对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有影响,但不会很大,况且国家对每个人有补贴。钱不富余的人在补贴下生活还是一样;钱富余的人你发现大米要10元一斤,汽油20元一升的时候,就会舍得拿钱去买一些其它的东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