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8%B0%B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685078.html
http://wenwen.soso.com/z/q61061213.htm
小时候就被说五谷不分,直到现在还分不清楚,想想看,分清楚还真不容易。
黍(shǔ) 稷(jì) 菽(shū) 粟(sù)
五�原是中�古代所�的五��物,後泛指�食�作物,有「五��登」的�法。其�容主要有��。除了五�外,�有六�、九�的�法,五��之所以�上�,可能和五行思想的�盛有�。
五�的�法,最早�於《��》,在此前的《��》、《尚�》之中,只有「百�」,而�「五�」的提法。但�五�究竟指哪五�作物,�出�在�朝�的著作。
�五�的�容,有���法。一��法是稻、黍、稷(粟)、�、菽(大豆)。而根�《大戴��》的��,五�是麻(大麻)、黍、稷、�、菽。���法的差�在於,一�有稻而�麻,另一�有麻而�稻。���法�合起�,就得出了稻、黍、稷、�、菽、麻六�作物。���代的名著《�氏春秋》(公元前三世�作品)里有四篇������的文章,其中「��」篇��栽�禾(稷)、黍、稻、麻、菽、��六�作物的情�;「十二�」篇中�到的作物,也是�六�。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麻、黍 、稷(粟)、稻、麦、菽 俗名分别为 大麻、玉米(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大豆。
还有人在写论文论述稷到底是什么东西: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yxl/yxl32.htm
除以稷为高梁已遭摈弃外,稷即粟和稷乃黍(�)的争论仍未结束,就其影响来说,似还以稷黍(�)说占优势。如果稷即�(也即�)是正确的,就不必浪费笔墨,再展开辩论,如果稷�(黍)说是不正确的,总不能听其以讹传讹应该还其本来面目。稷总不能既是�(黍),又是粟,任人各取所需,那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博物馆或展览会上介绍古代的农作物,说黍即稷或说稷是粟就会给参观者灌输完全不同的概念;写农业史的文章或教材讲义也会碰到这个问题。至于学术上探讨古代的作物起源、种类,编写中国植物志之类的专书等等,都不能避开这个问题。所以澄清这个问题,并非钻牛角尖,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笔者是主张稷即粟的,以下就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以就正于农学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