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tv.ifeng.com/program/kjbfz/201002/0202_1699_1534125.shtml
http://phtv.ifeng.com/program/kjbfz/201002/0203_1699_1535637.shtml
周有光先生,大家都知道是中国汉语拼音之父,也是在整个中国现代的汉字改革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
然后我们看周有光先生百岁口述,当然也是用来满足我们现在很多都有一种好奇心,就是对于他们这些老人家,从民国甚至清末走过来的人,那个时代现在很让人神往,对不对?比如说我们在里面就看到,他就讲到,他家呢,我们看到他就说到,他小时候住在常州,他祖籍常州,他常州住的巷子叫青果巷。这个青果巷了不起,原来瞿秋白、赵元任都住在青果巷,而且他们三个人还都是搞文字改革的人,这我还是看这本书才知道。他们三个搞文字改革,像瞿秋白非常激进,又搞汉字拉丁化的人都是出在常州青果巷。然后他又说到,他们那时候读书,民国年代的中学有些先进一点的地方,文化水平好一点的地方,中学都是很吓人的。
例如说像他说他当时读的中学,读世界历史、世界地理都是英文课本,化学、物理、生物学也是英文课本,一直到今天好些外国地名我都只记得英文地名,中文地名记不了。吕叔湘是他的中学同学,比我高一班,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认识了,我很钦佩他,他从前在家里读古书,我没有读,他会背《诗经》,我不会背。后来我搞语言,他是真的语言学家,我是假的。那么在这里面这么讲,一点开玩笑。100岁的时候有人访问他,关于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一些见解,然后他就讲了,他怎么说呢?这个客人来问,就说许多人说中国生活是重精神,西洋生活是重物质,中国学术长于综合,西洋学术常于分析,对不对?这种说法我们常常听说,而一般很多什么文化大佬,也喜欢重复这种相当有本质论色彩的讲法,但是我们看周有光先生怎么答。他说中国生活缺乏物质,中国学术短于分析。西洋生活不缺乏精神,西洋学术也不短于综合,不要用自我安慰来欺骗自己。
然后,又有人问他了,就说华夏科技的四大发明,比如说我们讲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近来受到严重的质疑,造纸术之外的三种发明据说都发生了疑意,然后他就答了,这还要深入研究,用科学方法寻求科学结论,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人云亦云。我国近来到处唱四大发明,可是还没有权威的学术机构对外界疑意做出可信的解释,我看中国科学的贡献不必盯住四大发明。
然后又有人问他说了,汉字是文化的根,文化有根吗?那么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结果周有光先生说,《诗经》里头有许多篇章产生于还没有汉字的时代,或者是由没有学过汉字的群众所创作,《诗经》的"根"在哪里呢?世界上的国家大都用拉丁字母,它们的文化的"根"又是什么呢?然后又有人问他说,什么是华夏文化的优秀部分?他说优秀没有标准,说的人都是自己肚子里有数。然后他就答道,比如说四小龙起飞,有人说是以儒学为背景,由此想起了华夏文化。马列主义加上华夏文化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这种说法只是猜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