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高标准会带来更高的物价

猪肉在上涨、自来水在上涨、午饭在上涨、牛奶在上涨、房屋在上涨、出租车起步价在上涨。。。

物品价格涨得够厉害了吧?

猪肉精、问题水、地沟油、低标奶、楼脆脆、桥塌塌、梯滑滑。。。

物品质量够差了吧?

以前知道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现在是一分钱都买不到一分货。

其实通胀一直厉害,只不过因为允许了低质量物品的存在,而使物品价格的上涨显得不那么明显。

在习惯了高价格、低质量的物品后,如果提高物品标准,除非能降低社会成本,否则必然会使物品价格涨得更高。

社会上有一些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比如用来保护国家的军队、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政府、还有金融体系的一些专业机构等,都需要由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来供给,这就构成了社会成本。需要的供给越多,社会成本就越高,单位劳动获得的物品就越少;物品标准提高,需要的单位劳动提高,单位劳动获得的物品就越少。

只有在保证社会运作顺畅的同时降低社会成本,才能有高质低价的物品。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质量之殇

当发生"浙江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故"后,我才知道为什么高铁在雷击后的停运会被成为一种"更安全的表现"。。。

一个布满中国的会发生严重事故的系统,一直就这样运行着。

中国是一个公认的制造大国,也是一个公认的产品质量差的国家。

当外国人提起Made in China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想到的是廉价和低质。

他们看到的已经是经过厂家精心制造、检验符合国际标准、经过检验部门严格把关的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一般产品的质量可想而知。

去买东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先看进口的,然后合资的,最后国产的。

记得以前国内没有空调生产的时候,会有人进口一些日本的二手空调。

其实日本人挺精的,把二手的卖到中国,就不用自己处理垃圾了,还能收点钱。

关键是那些二手空调质量还可以。国产的用个5、6年再想卖到更落后国家去?先看看能不能用再说吧。

空调的冷媒泄漏是个环保问题。如果日本比中国空调质量好冷媒泄漏少,那么在单位土地面积泄漏量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单位土地上的空调就可以多装点,中国就应该少装点。

汽车尾气排放、火电厂排放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质没做好的情况下,拼命增大量,对环境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大部分产品都有很难回收的零件,在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等于给未来制造大量的垃圾。

GDP年年增长,有多少是低质的GDP?

低质GDP就如低密度胆固醇,越高危害越大,过高会导致血管堵塞,然后动脉硬化,最后。。。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建党伟业》不单是数星星那么简单

虽然的确很多星星,但是看的过程中一直被剧情吸引,以至于没认真去数星星。。。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朱德神准的几枪是很正常的,即使在欧美大片,英雄扭转大局也是靠超强发挥的。

这部电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了当时的社会,一个陌生而神奇的时代,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剩下多少了。

原来教师可以在大学公开辩论;原来学生可以在课题公开质疑老师,当时的教学是相当的自由。

如果没有自由的教学,那毛泽东就没有在北京大学见到李大钊、胡适、陈独秀的这段经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外,在科学领域,自由的教学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也是有不错的收获: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吴健雄1912 年5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1923 年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1927
年毕业任小学教师。两年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 1934 年获得学士学位。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6岁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1944年研究生毕业。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五岁入小学,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物理系助教。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

在那个动荡时代,有人肯出资办学是比较罕见和值得鼓励的,让小孩有书读就不错了,限制相对少点。

现在不说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都有教育部管理下的正规军,有人出资办学相当于是来抢饭碗的。

教学教学,一个愿教,一个愿学,双向自由选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