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

还是那个南京

8点多从无锡出发,乘汤托的车走沪宁高速到南京。

从中山门进入南京城,那一块我是不怎么熟悉,但是看到两旁的高高的树和数显交通灯,就知道是南京了。

经过珠江路、进香河、四牌楼,到了本部。走了一圈,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建筑系旁边的教学楼被建筑系占用了,里面的格局变化很大,老图书馆也在改造当中。

下午去了九龙湖校区,面积挺大的,整个色调比较严肃。中心建筑是 李文正图书馆, 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江苏高校第一大,全国高校第二大,齐康设计。读大学的时候根本没听说过李文正这个人,只能Google一下了:

李文正1929年-),祖籍中国福建莆田,1929年生于印度尼西亚玛琅,为印度尼西亚知名企业家力宝集团的创始人。李文正在中学时期,曾任东爪哇华侨学校学生会主席,他于194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哲学系,后于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之际辍学,经香港,重返印尼,定居雅加达,投身金融界、实业界,是知名的华人富豪之一。李文正曾任亚洲银行家协会主席。李文正热心于教育事业,为印度尼西亚国立大学董事长、东南大学名誉董事长及名誉教授,并捐资修建了东南大学李文正楼与李文正图书馆。

他们说这个图书馆看起来有点像人民大会堂,呵呵,可能吧。图书馆后面是一个超大的草坪,很开阔,看上去很舒服。

广州大学城我是去多了,看看九龙湖校区,其实也就是那回事。大学的核心不在建筑,而在人。

要人,就要关心人,就要人性化,提供一个让人发展成长的平台。九龙湖的学生,比我当初在浦口过得还不好。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附近,很少的服务点,买点什么都不方便。据说校车的数量不足,江宁的公交系统比当年的浦口还差。学校的理念难道就是把这几万人关起来,让他们好好读书?让人难以理解。

晚上经过新街口,去了狮子桥,都是南京以前就很旺的地方,现在更加繁华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在火车站的地铁出口送了孙文川和赵海俊,陈亮也回家去了。这次殳俊结婚是聚的最齐的一次了,223224的都齐了,320的也差不多了。

从鼓楼的地铁站出来,我从中央路一直走到了太平北路,然后到了兰园。一路上都是熟悉的感觉,有点干燥的天气,火热的阳光,高高的树在人行道档起了一大片树荫。路上人很少,车也不多,旁边的非机动车道不时有晃晃悠悠的自行车,风吹过还带来几片落叶。在路上走着,十分安逸,好像世界上其它的人和事都被隔开了。希望若干年后在这里走过,还是这样的感觉。

要去机场了,在太平北路坐2路车到底,在中华门汽车站有大巴到禄口机场。这次到南京,出租车、公交车、地铁、飞机都坐了一遍,就差火车了。

这次时间赶得急,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去看,等下次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