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WLAN工作频段(2.4GHz)比PHS工作频段(1.9GHz)高,相同的链路对于WLAN信号来说损耗更大,整个系统链路受限于WLAN信号。因此本文档仅以WLAN的链路预算为例进行考虑。基本步骤如下;
● 根据所要达到的传输速率要求,确定上、下行接收机所要求的接收灵敏度。
● 根据所得到的基站(AP)和终端(WLAN移动终端)的接收灵敏度,同时考虑人体衰耗和对数正态阴影冗余,得到在覆盖点所需要的信号强度。
● 根据发射机(AP和WLAN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得到上、下行允许的链路损耗。该值包含两部分:无线传播损耗和有线部分插入损耗。
● 参考无线传播模型,确定该点与天线之间的无线传播损耗值,从而确定有线部分允许的插入损耗。
● 根据得到的允许插入损耗值,进行分布式覆盖系统的设计。
从上面传播模型测试中可以得到,如果覆盖距离为20m时,无线传播损耗最大为85dB左右。建议在设计时,取85dB为允许的无线传播损耗值。经过仿真和实际测试,我们得到如下结果:设计传输速率为1Mbps时,允许的插入损耗为20dB;传输速率为11Mbps时,允许的插入损耗为
11dB。
天线安装位置选择
堪点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它应该尽量符合以下原则:
● 尽量靠近需要覆盖的目标区域和人群,比如办公区域,保证良好的覆盖效果。
● 尽量安装在比较开阔的地点,保证天线的覆盖效率。
● 天线在目标区域内比较均匀的分布。
考虑到空间损耗和系统特征,设计一个天线的覆盖距离时,如果需要达到11Mbps的传输速率,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 开阔空间内,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30m。
● 如果天线目标区域之间有20mm左右薄墙阻隔时,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20m。
● 如果天线与目标区域之间有较多高于1.5m的家具等阻隔时,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20m。
● 如果天线安装在长走廊的一端,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20m。
● 如果天线与目标区域之间有一个拐角时,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15m。
● 如果天线与目标区域之间有多个拐角时,设计覆盖距离尽量不要超过10m。
● 不要进行隔楼层进行覆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