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历史进程:
公元前18世纪,犹太教形成,信奉《圣经》的旧约,旧约是上帝(雅赫威)和以色列人(犹太人/犹太教)定的约。犹太教是不承认耶稣是弥撒亚的,就是不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公元1世纪,基督教形成,基督教认为犹太人违背了《圣经》的旧约,所以上帝(雅赫威的拉丁化名称为"耶和华")派他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体人类(基督教)订立"新约"。基督教信奉《圣经》的旧约和新约.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

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当上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且君士坦丁自任为教皇,从此基督教进入了黑暗时期。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宣称上帝让天使加百列向自己启示了最新的约,也是总约――《古兰经》,所以穆斯林认为上帝向人类赐下《圣经》旧约、旧约的诗篇、《圣经》新约和《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上帝(
阿拉伯语尊称至高无上者为"安拉")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赐予一部经卷,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耶稣都是先知,"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是上帝赐予的经卷,后赐的经卷对以前的经卷进行修正和补充。穆罕默德是上帝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至圣",古兰经是上帝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

公元11世纪,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从此一分为二,在西罗马的叫天主教,东罗马的叫东正教。
天主教强调普世性,其总部设在罗马梵蒂冈,称为梵蒂冈教廷。所以天主教也称为罗马公教。其教会组织体系自上而下,集中统一,教皇(即教宗)是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除非渎职或犯有异端罪,任职终身。天主教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
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所以也称为正教,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不太强调传教工作,对与天主教和新教开展交流和对话也不大热心,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一直没有统一的全球性的教会首脑机构。名义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大牧首处于首席地位,但实际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亚力山大里亚大牧首并不受其节制,而且这些大牧首对非本国的正教会辖区的影响也很有限,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弥撒".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神甫(非正式地可称为神父)。

公元16世纪,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一部分天主教徒脱离了天主教而成立了新教,所以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实际上叫新教。现代的基督教又重新回到没成为罗马国教前的基督教.
基督教(又称新教)主张唯独圣经,坚持圣经本身的绝对权威,不赞成以教会来主导对圣经的解释,而应主要由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心和良心还有圣灵的感动来理解;唯独恩典,认为既然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救赎中保,那么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需要教会发挥太多的中介作用;唯独信心,强调首要的是对上帝的信从,反对单凭行为或主要凭行为得救。各教会团体一般比较独立化,较为自由,但也容易造成新的分化。实际上,基督新教也的确不是一个统一的教派,而是分化的数十个教派的总称。其中,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是三大全球性的主流教派,这三大主流教派内部也有不少不同的派别,并非铁板一块。圣公会在很多方面都是接近天主教的,特别是其中的上层教派――"高教会派"。除了圣公会高教会派外,其他基督教各派都没有修道院和修会制度。圣公会高教会派是在上个世纪恢复修道院和修会制度的。
新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礼拜"。基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牧师或长老。

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城市。它是一神教的中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

1. 犹太教
公元前1800年前后,希伯来人进入了迦南。初到迦南的希伯来人曾在亚伯拉罕的统领下同耶布斯人打过交道,但只限于向耶布斯王麦基洗德贡献十分之一的财产并受到麦基洗德的礼遇。自亚伯拉罕之孙雅各起,希伯来人开始听从神授,称自己为以色列人。饥荒迫使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公元前1226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迦南。据《圣经》记载:返回迦南的途中,上帝在电闪雷鸣中显现于西奈山,授予摩西刻着"十戒"的石板(即"约板"),第一条戒律便是"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此后200多年,接受了一神论的以色列人抬着置有约板的约柜转战迦南,一神教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的过程中逐渐成形。
公元前1006年,大卫乘耶布斯人的保护国埃及陷入内乱之机攻占了耶路撒冷,扩建了耶布斯人的城堡,并将约柜永久性安放在相传亚伯拉罕弑子祭神的莫利亚山上,并修建了规模不大的神坛,奠定了犹太教圣殿的雏形。公元前969-962年,大卫之子所罗门穷7年之工,在莫利亚山上建造了规模宏伟的耶和华圣殿,史称"第一圣殿"。一般认为,第一圣殿的完工奠定了耶路撒冷作为一神教中心的神圣地位


犹太教认为亚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神上帝"雅赫威",上帝通过摩西和以色列人订立约定"十戒",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约定,只崇拜唯一上帝,上帝将保佑以色列人。犹太教信奉《圣经》的旧约,犹太教徒仍然等待他们的弥撒亚。

2.基督教
出现于公元初年的基督教最初只是犹太教的改良教派,它同传统犹太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耶稣为"弥赛亚"(救世主)。基督教认为犹太人违背了上帝(雅赫威的拉丁化名称为"耶和华")和以色列人定的约(旧约),所以派他的儿子耶稣
作为弥赛亚(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体人类订立"新约"。

公元1年,当耶稣基督以卑微的身份降临时,尽管耶稣行了许多的神迹奇事,但是与犹太人盼望的像大卫王那样的政治君王一样的弥撒亚格格不入。所以犹太人借口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而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并把他钉上十字架。
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开了。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因此对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一律实行迫害。

直到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当上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且君士坦丁自任为教皇,从此基督教进入了黑暗时期。

公元1054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从此一分为二,在西罗马的叫天主教,东罗马的叫东正教。
依附势力的天主教,不仅成为发动十字军东侵的元凶,也烧死了布鲁诺,还不让信徒阅读《圣经》,追求繁杂的宗教仪式,设有教皇、神父、修女等职位,敬拜圣母马利亚,教义上沦为靠行为得救的宗教。。。。。。这一切完全与《圣经》背道而驰。

直到十六世纪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一部分天主教徒脱离了天主教而成立了新教,所以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实际上叫新教,只不过大家把基督教叫习惯了。现代的基督教又重新回到没成为罗马国教前的基督教,回到了《圣经》,在现代社会发出真理的亮光。

3.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宣称上帝让天使加百列向自己启示了最新的约,也是总约――《古兰经》,所以穆斯林认为上帝向人类赐下《圣经》旧约、旧约的诗篇、《圣经》新约和《古兰经》。《古兰经》里有很多《圣经》记载的故事,比如约瑟被卖到埃及的故事,耶稣出身的故事等等。穆斯林认为《圣经》被人篡改了,都已经过时了,所以上帝才通过穆罕默德向人间颁降《古兰经》,人们只能遵循《古兰经》的教导行事。穆斯林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就是伊斯兰教的真主,伊斯兰教也承认耶稣,只不过穆斯林认为耶稣和穆罕默德一样是先知而不是上帝。
伊斯兰教从《圣经》旧约沿袭了不吃猪肉、割礼、禁食等至今犹太教徒遵行的教义,但是《圣经》的新约认为这些不重要了,因为耶稣基督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是指出口的恶言毒语才能污秽人。耶稣基督要求人们追求"心灵洁净"、"心灵割礼"。
穆哈默德创教初期,为了得到麦地那犹太社团的支持,曾沿用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包括面向耶路撒冷朝拜。随着自身势力的壮大和当地犹太社团被征服,朝拜方向改为麦加。
《古兰经-夜行》篇记述了真主使穆哈默德在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以便向他昭示"一部分迹象"。传说被祥云带到耶路撒冷的穆哈默德在"远寺"见到了先知易卜拉欣(即《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穆萨(即摩西)和耶稣,并同众先知谈了话。相传穆哈默德是乘一匹白马夜行的,并将白马拴在"远寺"墙边,故犹太圣殿遗址"西墙"又被称为"飞马墙"。

伊斯兰教认为上帝( 阿拉伯语尊称至高无上者为"安拉")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赐予一部经卷,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耶稣都是先知,"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是上帝赐予的经卷,后赐的经卷对以前的经卷进行修正和补充。穆罕默德是上帝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至圣",古兰经是上帝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

参考内容:
http://iwaas.cass.cn/show/show_fruit.asp?id=550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306560.aspx
http://seafrontliu.ebok.cn/archives/2006/162603.s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59155.html?fr=qrl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511618.html?fr=qrl3
http://huisexibao.spaces.live.com/blog/cns!430CB88A3716D984!289.entry
http://baike.baidu.com/view/15698.htm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