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爱做梦的小猪女

大前天晚上,摔倒都不哭的小猪女深夜突然嗷嗷大哭,持续哄了1个小时。
第二天醒来,问小猪女为什么哭啊?小猪女毫无反应,不记得了。小猪妈怀疑它做恶梦了。

今天早上,小猪女告诉小猪妈:"妈妈,有很多小朋友跑步啊。"
小猪妈:"有没有见到妈妈啊?"
小猪女:"没有。"

印象中我也是经常做梦的,只是很多梦醒来之后就不记得了。

2011年5月22日星期日

酒不是用来劈的

醉酒的感觉是很难受的。

红酒的后劲实在是可怕,当发现有问题时,就已经没办法了。。。

今天特发疑问:"为什么有人发明这样东西?"

咒骂了一下发明者,然后想到:不是发明者的错,而是使用者的错,没有人说酒是这样用的。

有一种行为,叫品酒。虽然不会,但是让人感觉是一种艺术与享受。

如果人人都仅是品酒而不是劈酒,酒厂会倒闭多少呢?

酒啊,真不是用来劈的。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第一次换滤芯

拆开净水器的粗滤装置,旧滤芯和新滤芯看上去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新滤芯是整个是白色的,旧滤芯只有里面一圈是白色的,其余是黄色的。
将旧滤芯移出,在粗滤装置剩下的水里面有不少沙色的杂质。
看来这些自来水还真是。。。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精神生产力

生产力,究竟有多大作用呢?
游戏里面,比拼的就是人口(生产力)、资源(生产资料),生产力越高资源越丰富国家越强大。人在游戏里只是一个生产机器,只要给点粮食就可以打发了。
在现代社会,人除了粮食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住房、交通工具、家电等等。
在人口众多的国家,上述的需求越大,本来生产力的提高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好处的。
但是会有几个问题:
生产力的提高对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现有的资源能够维持多少年的生产?如果资源不足,如何获得资源?
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即使生产力和资源可以满足"按需分配",但是产品会变为垃圾,如何处理生产力提高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环境的压力?
较为富裕的欧美国家,比较普遍的特征是人口密度低,人均资源丰富,生产力水平较高。如果另外2项不满足,仅提高生产力,中国又真的能实现共同富裕吗?

最近看电影、看NBA、听音乐、打球,突然发现这些东西没有生产什么物质,但却让人产生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也提高的GDP,这就是精神生产力。
以前虽然老是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实际上还是倚重物质生产带来的GDP。在物质生产受到环境和资源制约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如何生产出快乐。
假如一个人,都在每天10小时工作,每年365天工作,即使拥有好房子、好车子,估计也不会快乐。但如果在基本的物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给他时间,让他拥有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应该会感到快乐。
可能有人认为,降低劳动强度,让人生活舒适,会养懒人,国家会丧失竞争力。
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A会唱歌,B会跳舞,A向B学跳舞给100元,B向A学唱歌给100元,最后GDP增加了200元,既没有制造垃圾,也没有人要吃大便。

要发展精神生产力,首先要有物质保障,还要有时间。只有利用现有的物质生产力,保障生活水平,降低劳动时间,才能让精神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在不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增加GDP。否则,一味追求物质生产带来的GDP,通过生活压力逼迫人民增加劳动时间来获取财政收入,只会适得其反。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小野猪

曾经怀疑,这头小的是不是野猪,现在基本确认了,应该是。

虽然打针从来不哭,但是只要不让它靠近小猪妈就开始嗷嗷大叫。
睡觉前精力旺盛,瞎灯熄火满地跑,把所有人累趴下还不进入睡眠状态。
吃饭的时候把饭和汤不厌其烦的在碗和碟里反复折腾,还轮换着跟所有人挤凳子。
只要洗澡的时候不锁门,就有很大机会看到一头傻傻的偷偷溜进来对着你呵呵地笑。
除了大雨天老实点以外,看着毛毛雨还整天嚷嚷着上街街、去公园、滑滑梯、荡秋千。

除了皮的时候,还是挺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