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问小猪女为什么哭啊?小猪女毫无反应,不记得了。小猪妈怀疑它做恶梦了。
今天早上,小猪女告诉小猪妈:"妈妈,有很多小朋友跑步啊。"
小猪妈:"有没有见到妈妈啊?"
小猪女:"没有。"
印象中我也是经常做梦的,只是很多梦醒来之后就不记得了。
最近看电影、看NBA、听音乐、打球,突然发现这些东西没有生产什么物质,但却让人产生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也提高的GDP,这就是精神生产力。
以前虽然老是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实际上还是倚重物质生产带来的GDP。在物质生产受到环境和资源制约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如何生产出快乐。
假如一个人,都在每天10小时工作,每年365天工作,即使拥有好房子、好车子,估计也不会快乐。但如果在基本的物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给他时间,让他拥有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应该会感到快乐。
可能有人认为,降低劳动强度,让人生活舒适,会养懒人,国家会丧失竞争力。
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A会唱歌,B会跳舞,A向B学跳舞给100元,B向A学唱歌给100元,最后GDP增加了200元,既没有制造垃圾,也没有人要吃大便。
要发展精神生产力,首先要有物质保障,还要有时间。只有利用现有的物质生产力,保障生活水平,降低劳动时间,才能让精神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在不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增加GDP。否则,一味追求物质生产带来的GDP,通过生活压力逼迫人民增加劳动时间来获取财政收入,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