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

教科书任何虚假都来不得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200909/0923_344_1361129_1.shtml
《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二年级(下)第30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二年级下册第15课,有相同课文《晚上的太阳》)
课文大意:爱迪生刚满七岁时,就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使医生在自己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
商务版拉皮罗夫・斯科勃洛《爱迪生传》和Josephson
Matthew写于1959年的《Edison》都没提到这一事件。但传记中没有记载,并不能得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结论。
我问父亲:阑尾炎是怎么诊断的?做手术要多亮的光?急性阑尾炎延误多久才有危险?答案如下:阑尾炎诊断基于症状和体征,腹痛,发热,局部压痛等。阑
尾炎一旦诊断,要尽快手术,但没有说多少时间内必须进行;如果有穿孔危险或已经穿孔,就应该马上手术。手术的灯光以满足照明(能看清)为准。所以也不能得
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结论。
但在美国留学时,我问了身边无数美国同学:知道爱迪生这个故事吗?所有人都摇头。然后我去查了阑尾炎的医疗史。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
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更不
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的妈妈做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本文点评者何易,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生,父亲是浙江邵逸夫医院院长)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200909/0923_344_1361129.shtml
桐乡凤鸣高级中学老师吕栋认为,教科书是孩子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10/20/2836425_0.shtml
"我们现在就是把教材的地位放得太高了――'权威'、'统一'、不容置疑。从现在教材的编写质量来看,到了把教材也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时候了。"于爱群说。

不应该有神坛,质疑才有进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