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sk.koubei.com/question/1407011213356.html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a43a3be120fc489&clk=wttpcts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4号)
第十一条 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制定。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①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②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③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④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⑤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GB是国标正式文件,是强制执行的文件。
GB/T是试行版本,不是强制执行。
那这不就是说所有和工程建设有关的没有带T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都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要死人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 《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管理办法》?有没有提到里面有强制性标准的?希望没有,不然死人更多。
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用Maxima和Qucs 解 2005年注电专业基础真题8
电容的特性 I=C*du/dt
Ic2=Ic1+IR1
diff(Uc2,t)*c2=diff(Uc1,t)*c1+Uc1/R
化简得
diff(Uc1,t)*c2+diff(Uc1,t)*c1+Uc1/R=0
利用Maxima解微分方程:
http://www.my-tool.com/mathematics/
c1:1*10^(-9);
c2:2*10^(-9);
R:1;
F1:'diff(Uc1,t)*c2+'diff(Uc1,t)*c1+Uc1/R;
ode2(F1,Uc1,t);
得:
-1000000000 t/3
Uc1 = %c %e
一开始的时候,电容的阻抗相对电阻可以忽略,电阻相当于开路,只有电流流过C1和C2,Uc1=2*Uc2,所以Uc1(0+)=8V,所以%c=8
到最后,稳态,电容对的阻抗很大,没有电流流过C1,也就没有电流流过R,R两端电压为0,即Uc1=0V。
后来用 Qucs 模拟了一下,看来想法是正确的。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XX城的楼宇智能化
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讨论、争吵、论证、修改,XX城的楼宇智能化项目终于到了最后的阶段。
虽然还有一次专家会,虽然最后的深化和执行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但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值得总结一下。
最简单的智能照明系统:
其实在做照明设计的时候,控制方案就应该定下来了,哪些地方要采用什么样的调光控制,哪些地方要开关控制,哪些地方根据什么传感器控制,哪些地方人工控制。剩下的就是传感器、控制面板、控制器、控制主机直接的网络。根据了好几家厂商的资料,现在比较多的是2级网络,第1级以太网,第2级是类似485的总线,几乎每个厂家都有。当然,也有2级都是类似485总线的,也有的是分了3级(但有些第3级只是第2级网络的分段)。其实我决得比较主要的是调光的技术,调光光源的功率、数量、效果基本上可以限制了不少的产品,因为有些厂家的产品线不算很全,产品全的可能价格贵。
需要多方面考虑的能源综合计量系统:
电量、水量、空调水冷量都有国家的计量标准和认证的产品,空调风冷量这一块还没有。能源计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收费,当然也是为了检测能源的使用和节能。但无论从投资方和物业管理方,首先考虑的就是收费。要从收费的租户认可性、付出的投资代价、日后的维护费用综合考虑。其实计量,也是要在机电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好的,电气、给水、空调的管路划分是否方便的装表计量。本来合在一起使用的东西,突然要分开计量,机电系统的改动远远大于智能化系统的改动。
十分繁杂的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包含的范围、达到的功能、实现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消防设备,应有的监控已由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完成,平时仍需工作的功能,将交由楼宇自控系统完成。例如双速风机,可以强制转为消防状态,但共用竖井而又未强制开启的其它风机,感觉上应该要关闭,这要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要有一定的信息交换。
然后是给排水设备,给排水设备比较简单,值得考虑是除了设备自带的控制,楼宇自控系统是做运行故障的监视还是做监控。另外,无论做监视还是监控都需要监,这个监由原来的探测元件做还是另设探测元件。
对只做开关控制的水泵,一般带控制箱和配套探测设备。对比做监视的点数所付出的代价,另设探测设备(比如液位开关)的造价不会大多少,而且增加了可靠性,对水泵控制箱也没什么特别要求;楼宇自控系统是否控制,是控制到每台泵还是控制每组泵,要看设备的重要性了。像潜水泵这样的做不做感觉都可以,传输水泵就做会比较好。
对变频控制的生活水泵,自带一套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进行控制可能会比较麻烦。楼宇自控系统要知道管网压力,还要切换频率给定和给出频率,而且仅在自带控制系统故障时起作用,如果要增加可靠性还不如自带控制系统做冗余。这样的设备感觉还是做监视的好。
对一般的成套设备,比如是隔油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直饮水,也主要是监控电源、运行、故障。至于何为运行,何为故障,故障分几级,就要根据具体设备的特征来定了。直饮水的水质数据会比较多,楼宇自控系统是要直接知道数据话通过网络接口比较方便,只需知道概况的话就多留DI做分级故障就好了。
最后是空调系统。其实空调系统的控制也已经很成熟,只要空调系统设计得常规合理,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更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是XX城的空调系统就十分另类,也让我抽时间看了一下自控的一些原理。
1.模拟量获取的分辨率、精度、可重复性。分辨率是测量设备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的被检测量的变化;精度值测量值的精度,包括输入信号的误差、转换和数字化以及特殊的传送误差;可重复性指重复施加测量信号到模拟量输入端时,现实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感觉上,测量值精度的表述已经包含了分辨率和可重复性。
2.控制质量(或称控制环的控制精度)一般来说是控制的质量的度量,或者更科学的表述为,跟随给定的变化或干扰变量影响的所有误差信号的总度量。静态控制精度的意义不等同于控制质量。控制质量非常以来执行器和传感器。
3.受控系统的可控性。每个受控的过程都包含一定量的能量存储,有自己的时间响应。系统的可控性可以由阶跃响应近似得到。使用单控制环时,比率TG(恢复时间)/TU(延迟时间)可以反应系统的可控性,比率大于10可控性好,小于3时可控性差。
4.采样时间。温度系统最大周期为0.1TG,并必须至少显著小于过程的延迟时间TG和控制时间常数TI和TD。
上面所说的控制环包含了控制器、执行器、受控系统、传感器,所说的TU、TG、可控性、控制精度是对整个系统而言,控制精度是以系统内传感器给出的数据作为评判,而不是以第三方更为精确实时的传感器。国标对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温度测量,所用的温度计要求是比较低的,比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要差。而舒适性空调本身物理特性也不应该对受控变量的实时性和精度有太苛刻的要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XX城的空调系统对温湿度的要求(湿度大会导致结露)看似比较高,但是由于舒适性空调的测量的实时性要求总体是低的(某些论文说数小时的结露才可能产生滴水等影响),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人体的感觉而不是用高实时性和高精度的传感器,所以总体看来并不难实现。如果要保险的话可以采用些响应时间相对短的传感器,但这样做相当于整个提高了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测量标准。
控制,首先系统要可控,整个系统,最大影响的是受控系统也就是空调系统本身,其它的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在工程中的高档一点的产品差别不会太大,也不至于要用工业或者科研用的产品。
虽然还有一次专家会,虽然最后的深化和执行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但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值得总结一下。
最简单的智能照明系统:
其实在做照明设计的时候,控制方案就应该定下来了,哪些地方要采用什么样的调光控制,哪些地方要开关控制,哪些地方根据什么传感器控制,哪些地方人工控制。剩下的就是传感器、控制面板、控制器、控制主机直接的网络。根据了好几家厂商的资料,现在比较多的是2级网络,第1级以太网,第2级是类似485的总线,几乎每个厂家都有。当然,也有2级都是类似485总线的,也有的是分了3级(但有些第3级只是第2级网络的分段)。其实我决得比较主要的是调光的技术,调光光源的功率、数量、效果基本上可以限制了不少的产品,因为有些厂家的产品线不算很全,产品全的可能价格贵。
需要多方面考虑的能源综合计量系统:
电量、水量、空调水冷量都有国家的计量标准和认证的产品,空调风冷量这一块还没有。能源计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收费,当然也是为了检测能源的使用和节能。但无论从投资方和物业管理方,首先考虑的就是收费。要从收费的租户认可性、付出的投资代价、日后的维护费用综合考虑。其实计量,也是要在机电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好的,电气、给水、空调的管路划分是否方便的装表计量。本来合在一起使用的东西,突然要分开计量,机电系统的改动远远大于智能化系统的改动。
十分繁杂的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包含的范围、达到的功能、实现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消防设备,应有的监控已由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完成,平时仍需工作的功能,将交由楼宇自控系统完成。例如双速风机,可以强制转为消防状态,但共用竖井而又未强制开启的其它风机,感觉上应该要关闭,这要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要有一定的信息交换。
然后是给排水设备,给排水设备比较简单,值得考虑是除了设备自带的控制,楼宇自控系统是做运行故障的监视还是做监控。另外,无论做监视还是监控都需要监,这个监由原来的探测元件做还是另设探测元件。
对只做开关控制的水泵,一般带控制箱和配套探测设备。对比做监视的点数所付出的代价,另设探测设备(比如液位开关)的造价不会大多少,而且增加了可靠性,对水泵控制箱也没什么特别要求;楼宇自控系统是否控制,是控制到每台泵还是控制每组泵,要看设备的重要性了。像潜水泵这样的做不做感觉都可以,传输水泵就做会比较好。
对变频控制的生活水泵,自带一套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进行控制可能会比较麻烦。楼宇自控系统要知道管网压力,还要切换频率给定和给出频率,而且仅在自带控制系统故障时起作用,如果要增加可靠性还不如自带控制系统做冗余。这样的设备感觉还是做监视的好。
对一般的成套设备,比如是隔油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直饮水,也主要是监控电源、运行、故障。至于何为运行,何为故障,故障分几级,就要根据具体设备的特征来定了。直饮水的水质数据会比较多,楼宇自控系统是要直接知道数据话通过网络接口比较方便,只需知道概况的话就多留DI做分级故障就好了。
最后是空调系统。其实空调系统的控制也已经很成熟,只要空调系统设计得常规合理,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更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是XX城的空调系统就十分另类,也让我抽时间看了一下自控的一些原理。
1.模拟量获取的分辨率、精度、可重复性。分辨率是测量设备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的被检测量的变化;精度值测量值的精度,包括输入信号的误差、转换和数字化以及特殊的传送误差;可重复性指重复施加测量信号到模拟量输入端时,现实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感觉上,测量值精度的表述已经包含了分辨率和可重复性。
2.控制质量(或称控制环的控制精度)一般来说是控制的质量的度量,或者更科学的表述为,跟随给定的变化或干扰变量影响的所有误差信号的总度量。静态控制精度的意义不等同于控制质量。控制质量非常以来执行器和传感器。
3.受控系统的可控性。每个受控的过程都包含一定量的能量存储,有自己的时间响应。系统的可控性可以由阶跃响应近似得到。使用单控制环时,比率TG(恢复时间)/TU(延迟时间)可以反应系统的可控性,比率大于10可控性好,小于3时可控性差。
4.采样时间。温度系统最大周期为0.1TG,并必须至少显著小于过程的延迟时间TG和控制时间常数TI和TD。
上面所说的控制环包含了控制器、执行器、受控系统、传感器,所说的TU、TG、可控性、控制精度是对整个系统而言,控制精度是以系统内传感器给出的数据作为评判,而不是以第三方更为精确实时的传感器。国标对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温度测量,所用的温度计要求是比较低的,比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要差。而舒适性空调本身物理特性也不应该对受控变量的实时性和精度有太苛刻的要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XX城的空调系统对温湿度的要求(湿度大会导致结露)看似比较高,但是由于舒适性空调的测量的实时性要求总体是低的(某些论文说数小时的结露才可能产生滴水等影响),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人体的感觉而不是用高实时性和高精度的传感器,所以总体看来并不难实现。如果要保险的话可以采用些响应时间相对短的传感器,但这样做相当于整个提高了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测量标准。
控制,首先系统要可控,整个系统,最大影响的是受控系统也就是空调系统本身,其它的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在工程中的高档一点的产品差别不会太大,也不至于要用工业或者科研用的产品。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