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ysj120.cn/article/jsj/200712093127.html
http://jpk.ncut.edu.cn/dj/jxkj/9.ppt
http://www.tejian.org/item_257.html
http://www.863p.com/warmer/HotCngr/200711/52738.html
http://ztwx.ztol.cn/viewthread.php?tid=108
http://www.6337711.com/dtnews/newsshow.asp?id=372&neirong=safe
http://www.51shouyi.com/article/20061020/1041385011.shtml
http://www.dr-lift.com/jishu.htm
http://www.7613.com/wen/read.asp?id=1131&wen_no=9
http://www.fvti.cn/jpkc/djtd/7/7.1.ppt
http://blog.gkong.com/more.asp?name=maiweb&id=2911
http://www.jafb.com/ja/explosion_motor/yz_yzryjqz.htm
http://www.aerfa.com/cheshi.html
http://www.delta.com.tw/ch/product/em/drive/ac_motor/ac_motor_product.asp?pid=1&cid=1&itid=11
http://www.cn-hongdian.com/sigriner-3.HTM
http://www.8wen.com/doc/931217/
http://www.cnsankai.com/pro005.htm
Mitsubishi elevator design ref.pdf
Hyundai elevator planning guide.pdf
0、前言
交流电梯配电到现在头绪还是很乱。在这次总结以后还有些疑惑。主要有:S5工作制功率和负载持续率 25%下的等效功率换算的依据和物理意义。疑惑留着,先总结现在想到的。
1、断续周期工作制
设计这种工作制的电机时,应使最高允许温升大于最高温升,即τal>τmax显然改变工作时间和停歇时间的比率,会影响τmax 值的大小,为此提出负载持续率(暂载率)的概念。
负载持续率定义:
暂载率表明工作时间占工作周期时间的百分数。
断续周期工作制(有人称为重复短时工作制)
标准负载持续率为:15%,25%,40%,60%四种。
属于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如:起重机械,电梯等。
电梯每停一次梯,减速、开门、关门、加速一般需要7秒钟。每分钟10次,每小时最多600次,如果控制的好,估计300次就差不多了。
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由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和一段停机和断能时间所组成,这些时间较短,均不足以使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 选用电动机时,对于各种起动及制动状态,均需把等效发热折算成每小时等效全起动次数,以该等效全起动次数确定电动机的定额。
2、单台交流电梯电机功率(需要系数法计算时)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2页,1(2)
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率下的有功功率。客梯负载持续率 取60%,货梯,医用梯,服务梯等取40%。
统一负载率下的有功功率只说明怎样计算、怎样用,但没有说明原因和物理意义(从导体发热或从电源波动考虑)。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公式(1-1)
当用需用系数法计算负荷时(有些书籍说二项式法也一样),换算为负载持续率 25% 下的统一功率
Pe=2*Pr*SQRT(er)
Pe设备功率,Pr电动机额定功率,er电动机额定负载持续率[但没有提及Pr指S1连续功率还是S5重复短时工作制功率]
因为没有涉及效率,按公式,Pr指的是应该是电功率,也就是输入功率。
但又与《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公式(12-1)有些矛盾,式(12-1)中涉及效率,同样用Pr,指的是机械功率。
根据《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2974-1991 中的定义,认为是S5重复短时工作制下的功率。
Pe客梯=2*Pr*SQRT(0.6)=1.55*Pr
其它电梯保险起见,也按客梯计算。
香港的《升降梯及自动梯装置能源效益守则2007》,由描述对电梯功率的要求 MAXIMUM ALLOWABLE ELECTRICAL POWER,作为一种节能指标。特定的电梯在额定工作时的功率都不大于MAXIMUM ALLOWABLE ELECTRICAL POWER 规定的制。The running active electrical power of the motor drive of traction lift system carrying a rated load at its rated speed in an upward direction shall be equal to or less than the maximum allowable values indicated in Table (4.1.1a), Table (4.1.1b) and Table (4.1.1c).这个功率理解为整套设备的S5重复短时工作制的电功率。
3、交流电梯功率因数
电梯运行功率因数实测数据
工况 梯种 | 额定载荷 | 75%载荷 | 50%载荷 | 25%载荷 |
AC-2 | 0.434 | 0.427 | 0.425 | 0.434 |
ACVV | 0.565 | 0.574 | 0.577 | 0.569 |
VVVF (蜗轮曳引机) | 0.645 | 0.638 | 0.642 | 0.650 |
VVVF (无齿曳引机) | 0.696 | 0.676 | 0.643 | 0.636 |
保险起见,按0.85或0.8计算。
4、交流电梯的效率
机械部分效率
低速领域电梯(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是 2.5m/s的低速电梯)的传动机构,在交流调速方式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交流异步电机+减速箱结构;第二类为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的无齿轮曳引 机。由于交流异步电机+减速箱结构系统中,异步机的效率与减速箱效率的乘积约为0.6,而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无齿轮曳引机的效率高达0.9以上,所以可以 比交流异步电机+减速箱结构系统节能30%以上。
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超节能,因为功率因数高(可近似为1),又省去电励磁,减少了定子电流和定子转子电阻的损耗,效率高 (94~96%),满载起动电流比异步减少一半,满载启动运行时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5倍,所以节能效果明显,用于电梯时,同步电机可节能40%以上(用户实际使用后测试结果),轻载电流小,只相 当于异步电机的10%,如11KW异步电机轻载时异步电机电流10A,而同步电机轻载电流只有0.7A。
电气部分效率
由于给出的是电动机功率,上述机械部分效率已经在选择电机的时候计入了。
电气部分效率指的是电动机的效率和电梯控制器的效率。电梯的VVVF控制器的效率在95%以上。 电动机效率在95%以上。
如将电梯功率认为是曳引机机械功率,则电气部分总体效率0.9或0.76。
如将电梯功率认为是曳引机电功率,则电气部分总体效率0.95。
如将电梯功率认为是总电功率,则电气部分总体效率为1。
VVVF 曳引机 | 变速箱 | 变速箱效率 | 电动机 | 电动机效率 | 曳引机总体效率 |
蜗轮副曳引机 | 蜗轮副减速箱 | 65%-72% | 交流异步VVVF电动机 | 79%-89% | 51%-64% |
永磁无齿曳引机 | 无变速箱 | 100% | 交流同步VVVF电动机 | 95% | 95% |
5、单台交流电梯电梯的电流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734页 四(1)
Ij交流电梯=0.9*(0.5或1h工作制额定电流)=1.4* (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 ,曳引机铭牌通常给出短时工作制的额定值。
既然《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2974-1991 中的定义了电梯电机是S5重复短时工作制,不知何来S2短时0.5或1h工作制。这里抄的是NEC,和IEC的电动机S5重复短时工作制不匹配。
电梯电动机的铭牌应该标的是S5重复短时工作制,而不是S2短时工作制。
S5和S2的转换有下列不同观点,其实S5的每小时起动次数也是一个重要因数:
(1)短时工作制电动机与周期断续工作制电动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替用,短时定额与断续定额的对应关系近似为:30 min相当于是15%,60 min相当于25%,90 min相当于40%。
(2)若选用断续工作制电动机作短时工作使用时,其等效额定时间Tstr与Fc的对应关系如表。
FC(%) | Tstr(min) |
15 25 40 | 15 30 60 |
功率因数按0.85算,电梯功率认为是总功率
则Ie=2*Pr*SQRT(0.6)/(1.732*0.38*0.85)=2.77*Pr
功率因数按0.80算,电梯功率认为是总功率
则Ie=2*Pr*SQRT(0.6)/(1.732*0.38*0.80)=2.94*Pr
国标图集 02J404-1 中也有不少电梯的资料,三菱有电动机功率,最小电源容量,满载电流,起动电流;奥的斯有电动机功率、起动电流。三菱的比较详细。
其中 ,三菱GPSIII型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GPS-Ⅱ电梯是三菱GPS系列电梯的第二代产品,轿厢拖动以及门机的驱动也仍然采用VVVF调速,GPS-III应该也是VVVF梯。
26/(1.732*0.38*0.7)=56.5A,功率因数约是0.7。
Ie=2*Pr*SQRT(0.6)/(1.732*0.38*0.70)=87A。
上面公式算出的统一功率的电流既不是满载电流,也不是起动电流。
有些国外产品手册,提供的设计资料中,电梯有负荷LOAD、功率因数PF、全电流(电机额定电流)FLA、运行电流Runing Amperage,加速电流Accelerating Amperage
比如150kW,0.8,284.9A,235A,510A。
其中,运行电流小于全电流(电机额定电流),也就是这台的电梯额定功率小于电动机功率。
6、电梯变频器
重复短时工作制电机,其特点是重复性和短时性,即电机的工作时间和停歇时间交替进行,而且都比较短,二者之和,按国家规定不得超过60秒。重复短时工作制 电机允许其过载且有一定的温升。此时,若根据电机铭牌数据来选择变频器,势必造成变频器的损坏。针对该类负载,变频器在参考电机铭牌数据的情况下要根据电 机负载图和变频器的过载倍数、过载时间、过载周期来选型。
通用变频器:
YZ和YZR系列电动机的过载力矩一般为2.2-2.8倍,为了充分发挥电动机的负载能力,提高起重设备的安全性能,采用变频器进行控制后,必须保证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具有2.2-2.8倍的过载能力。由于普通变频器的过载能力一般为150%一分钟,瞬态过载力矩只能达到180%-200%,因此必须提高所适配的变频器容量,以便提高变频器-电动机系统的瞬时过载能力。由上述可知,只要把变频器的容量提高20%左右,即可使变频器-电动机系统的瞬时过载能力提高到2.0-2.4倍,基本满足要求。因此,应选择变频器额定容量为电动机额定容量的120%以上,即把变频器的容量提高一个等级。如45KW的电动机,应配置55KW的变频器,且变频器应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过载率在150%一分钟以上。
电梯专用变频器:
台� VFD-VL 系列�梯�用��器,���能力: 150%可�一分�, 200%可�10秒。
iAStar-S3 奥莎系列过载能力150%额定电流,60秒;200%额定电流,10秒。
永磁同步电机:
满载启动运行时电流不超过额定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的1.5倍,配置变频器无需提高功率配置,降低了变频器的成本。还不是主流,可能高档的建筑和功率很大的电梯会采用。除非明确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才能作为设计依据。
7、单台电梯配电
对于单台电动机,还要计入电梯控制器的用电约2kW)。
(1)设计手册上的资料:
先看《简明建筑电气工程师数据手册》第119页,选断路器时AC-2大概是电动机容量X5再放大一点,ACVV大概是电动机容量X4再放大一点,VVVF 大概是电动机容量X3.5再放大一点。但没有注明电动机容量指的是机械功率还是电功率,也没有注明是S1连续功率还是S5功率。铜导线选得出奇的大。
再看《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736页 表12-58
标称容量和计算电流关系比较复杂,有2倍以下的,也有3~4倍的,甚至4倍以上的。
标称容量和开关整定值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有3~4倍,有5倍,有5倍以上。
同一载重和速度的标称容量、计算电流、开关整定也相差很远。
表格没有注明标称容量指的是什么,也没有注明是什么调速方式,但有产品型号。
(2)原理和公式计算:
根据《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2974-1991 4.7,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不大于4.5。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668页 公式(12-5)及2)
电动机起动电流=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电动机额定电流
瞬时脱扣电流>=2.2*电动机起动电流=2.2*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电动机额定电流=10*In
NS MA型短路器没有瞬时脱扣,短延时脱扣可调至14*In,NS ME型瞬时脱扣最小为 10.4*In,都能满足要求。
长延时脱扣电流>=2.2*(电动机起动电流/断路器瞬时电流倍数)=2.2*(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断路器瞬时电流倍数)*电动机额定电流
即使按10.4算,2.2*(4.5/10.4)*In=0.95In,还不到In。按In选长延时脱扣电流就能满足要求。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668页 3)
要求在长延时脱扣器在7.2*In下动作时间大于电动机起动时间。
但是电梯比较特殊除了要考虑电梯启动电流和时间,还要考虑电梯加速电流和时间。电梯启动电流为4.5*ln,电梯加速时电流约为2*In,应用起来比较困难。
中国的国家标准《GB/T 10058---电梯技术条件》对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振动作了一些限制性要求:电梯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大于1.5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到2.0m/s范围内时,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 0.48m /s2。 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2.0m/s到2.5m/s范围内时,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65m /s2。这样看来,电梯的加速时间应该小于5秒。如果是高速电梯,可能加速时间会长很多,10m/s的电梯,可能都要超过10秒了,但一定小于15秒。
这样看来,只要长延时脱扣器在4.5*In下动作时间大于电动机起动时间,在2*In下动作时间大于15秒就没有问题。但是电梯不是起动一次就可以了,要才短时间内反复启动多次,所以和一般电机不一样。选择长延时比较麻烦,电梯厂家会做一些试验,也在产品目录上推荐断路器大小(一般是额定电流1~2倍)。如采用VVVF电梯,断路器还需要和变频器进行配合,否则容易出现误跳闸,最好依据变频器厂家的资料(一般是变频器计算电流1~2倍)。电梯厂家给出的断路器没有标明是何种断路器,一般指的是反时限断路器IT Breaker。变频器是半导体器件,一般需要用熔断器保护,最好能由厂家提供。
根据《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第2.5.4条
导线或电缆(以下简称导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电动机为短时工作或断续工作时,应使导线在短时负载下或断续负载下的载流量不小于电动机的短时工作电流或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电流。
导线在S5断续周期工作下的载流量: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2-78),公式(12-31)。
校正系数Kj>=1,即导体S5断续周期工作下的载流量>=连续工作载流量。将额定电流当成连续工作电流选择导体没有问题。
(3)实际做法:
长延时为2*In时,就肯定没有问题了,但太保守;长延时为1.5*In时,估计问题也不大。所以选2*In低一级,1.5*In高一级估计比较合适。这里,没有发现统一功率下的电流对断路器选择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和Ir>1.5*In比较接近而已。根据国家规范,如果断路器设长延时,导线载流量要与断路器配合;即使不设,习惯上也比Ir大。由于长延时>1.5*In,所以能满足要求。这里可以看出统一功率并不是因为导体发热而进行换算的,对导体选择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由于断路器Ir>1.5*In,导致导体载流量增大,增大的幅度和1.55比较接近而已。
(4)对照NEC
根据NEC,导线设计和断路器是分开的,即使一般的电动机,最大可以选取2.5*In的反时限断路器,而按1.25*In选择导体,即10A额定电流的连续工作制电动机在连续工作状态下可以选用25A的断路器做短路保护,而用12.5A载流量的导体。只要根据NEC规范设计,所有电机类和其他类型的特殊设备以及混合负荷都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电缆都可以没有线路过载保护关系。电机类和其他类型的特殊设备以及混合负荷的断路器(即使用反时限断路器)是用于短路保护,它的整定值要躲开正常电流,避免误跳闸,所以可以选得大一点而无需考虑线路过载。若不是反时限断路器,比如是专门的电机保护断路器,整定值可以小一点也能躲开正常电流。
(4)举例
以国标图集 02J404-1 中,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为例。
56A*1.5=84A,56*2=112A(近似起动电流)。84A大一级,112A小一级,选NS MA型 100A。电缆选YJV-35mm2。
110.5的起动电流(即使没包含附属设备电流约12A,则110.5+12=122.5A),NS MA型 100A开关不会有问题(80A也没有问题)。额定电流56A+12=78A,YJV-35mm2导线没有问题。100A开关配YJV-35mm2导线满足要求。如果用统一功率下的电流进行校验,统一功率下的电流56A*1.55+12=99A,YJV-35mm2导线没有问题。可以看出开关和统一功率下的电流很接近,在不知道统一功率的物理意义时,尽量满足统一功率的要求。
如果以NEC标准衡量,56A+12*1.25=71A,YJV-35mm2导线符合要求。56A*8=448A,短延时脱扣整定为6*100=600A,偏大但不超过13*56,符合要求。开关额定电流100A>56A+12*1.25=71A,符合要求。如果电梯开关是采用IT断路器,则开关额定电流<56A*2.5=140,选大一级160A。
《简明建筑电气工程师数据手册》中的1350kg,2.5m/s的VVVF电梯,选100A开关,70mm2导线。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中的1350kg,2.5m/s的电梯,有KONE 3000,OTIS3200,EXCEL-DXVF,分别选64A,85A,113A开关,25mm2,50mm2,70mm2的导线。
有个工程和外国合作设计,外国提供的设计资料中,电梯有负荷LOAD、功率因数PF、全电流FLA、运行电流Runing Amperage,加速电流Accelerating Amperage
比如150kW,0.8,284.9A,235A,510A。选了450A的断路器和600A的隔离开关。
8、电梯组的同期系数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2-57)
对电梯的干线和计算电流,不同台数的电梯有不同的系数。这里抄的是NEC规范,但NEC计算例子D8,D9里面用的计算功率,不是统一功率,而是额定功率。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2)
电梯 (交流) Kx=0.18~0.5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表(1-3)
电梯 Kx=0.18~0.5
计算总负荷时,对整个建筑的电梯,取0.18~0.5 的需用系数,需用系数乘以的功率是单台交流电梯统一功率(需要系数法计算时)。
上述两种算法的参数和系数都是不同的,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还有就是起动电流的同时系数,在Mitsubishi elevator design ref.pdf中可以找到,还有WITH EXPRESS ZONE(有快速区域功能) 和WITHOUT EXPRESS ZONE(没有快速区域功能)的区别。有快速区域功能时比计算电流的同时系数高,没有快速区域功能时比计算电流的同时系数低。这里取与计算电流的同时系数相等。
9、电梯机房(干线)配电
电梯机房配电除了电梯的电机(曳引机)及附属设备外,还有电梯空调和照明(约2kW)、机房照明和通风(约2kW)、检修插座等单相负荷,单相负荷功率计算时需要乘以3,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
对于动力干线:
(1)原理和公式计算:
根据《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 12974-1991 4.7,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不大于4.5。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668页 公式(12-5)及2)
电动机起动电流=电动机堵转电流倍数*电动机额定电流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636页 公式(11-15)
短延时脱扣电流>=1.2*(最大电动机起动电流+线路计算电流)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636页 公式(11-16)
瞬时脱扣电流>=1.2*(最大电动机起动电流*2+线路计算电流)
如果是1个机房1台电梯的话, 瞬时脱扣电流>=11*In,短延时脱扣电流>=5.5*In,长延时比单台配电大一级。
NS TM-D型短路器没有瞬时脱扣,短延时脱扣最小约8*In,NS SE型瞬时脱扣最小为 11*In,短延时脱扣可调至10*In,即使Ir=电梯额定电流都能满足要求。
如果是1个机房多台电梯的话, 瞬时脱扣电流、短延时脱扣电流都没有问题,长延时在算上同时系数后+其它用电。
但电梯的特点是起动时间(加速时间)较长,而且反复起动,与普通电机不一样,上面的原理和公式应用起来比较困难。
(2)举例:
一个电梯机房1台电梯,以国标图集 02J404-1 中,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为例。
电梯选NS MA型 100A。电缆选YJV-35mm2。其他用点开关32A。
机房进线开关NS TM-D 125A ,低压柜出线开关NS TM-D 160A,电缆选70mm2。110.5的起动电流(即使没包含附属设备电流约12A,则110.5+12=122.5A),另外电梯照明和空调、机房照明和通风用与附属设备不同的单相,NS TM-D 125A开关不会有问题。额定电流56A+12=78A,YJV-35mm2导线没有问题。160A开关配YJV-70mm2导线满足要求。
如果以NEC标准衡量,56A*1.25+12=82A,YJV-70mm2导线符合要求。由于NEC下的习惯做法,机房级开关用负荷开关。低压柜出线开关额定电流125A>56A*1.25+12=82A,符合要求。如果电梯开关是采用IT断路器,则开关额定电流<56A*2.5=140,选大一级160A。开关额定电流<160A+12=172A,选小一级160A。这样电梯开关、低压柜出线开关一样,所以NEC下的做法是将机房照明和通风以及电梯的照明和空调由另外的配电箱供电,而不是从机房的配电箱供电。
一个电梯机房4台电梯,以国标图集 02J404-1 中,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为例。
电梯选NS MA型 100A。电缆选YJV-35mm2。其他用点开关32A。4台电梯取0.8的同时系数。
先给出结果:机房进线开关NS SE 320A ,低压柜出线开关NS SE 350A,电缆选185mm2。
110.5的起动电流(没包含附属设备电流约12A,则4*0.8*(110.5+12)=392A),另外电梯照明和空调、机房照 明和通风用与附属设备不同的单相。392A为进线开关NS SE 320A开关的1.23倍, 150秒脱扣;为低压柜出线开关NS SE 350A的1.12倍,300秒会脱扣。电子保护长延时过电流的返回电流值为整定值的1.0倍,150秒脱扣已经足够,因为4台梯在150秒内会出现有1台梯停止,1台梯正常运行,2台梯加速,这时的电流是110.5*2+56+4*12=324,而且不可能都是满载,这时NS SE 320A脱扣器就可以返回了。如果万一机房进线开关出现跳闸,机房进线开关可改为ME 开关,在1.23*Ir下ME 10A 级200秒会脱扣,ME 10级 300秒脱扣,ME 20级 500秒脱扣;或者改成负荷开关。如果万一低压柜出线开关出现跳闸,改为ME开关。
额定电流4*0.8*56A+4*12=227A,低压柜出线开关NS SE 350A,机房进线开关NS SE 320A,电缆选185mm2,满足要求。如果用统一功率下的电流进行校验,统一功率下的电流4*0.8(56A*1.55+12)=316A,低压柜出线开关NS SE 350A,机房进线开关NS SE 320A,电缆选185mm2,满足要求。可以看出开关和统一功率下的电流很接近,在不知道统一功率的物理意义时,尽量满足统一功率的要求。
如果以NEC标准衡量,4*0.8*56A+4*1.25*12=239A,YJV-185mm2导线符合要求。NEC下的习惯做法,机房级开关用负荷开关。低压柜出线开关额定电流320A>4*0.8*56A+4*1.25*12=239A,符合要求。如果是电梯开馆采用IT断路器,则开关额定电流<56A*2.5=140,选大一级160A。低压柜出线开关额定电流<160+3*56A+4*1.25*12=388A,选小一级350A。
10、变压器容量
6台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
(1)用NEC同期系数和产品数据中的最小变压器容量
三菱的数据:
0.72*6*23=99kVA
Hyundai elevator planning guide 和Mitsubishi elevator design ref都是采用这种算法。不过电梯种类和变压器容量不一样。
Hyundai elevator planning guide 中的数据:
AC-Gearless,1350kg,2.5m/s,22kW,32kVA,cb=100A,feeder=14mm2
额定电流=32*1.52=48.6A。
变压器容量=0.72*6*32=138.2kVA
(2)用统一功率的容量和需用系数
三菱的数据:
0.15*6*26*1.55/0.7=51kVA
0.5*6*26*1.55/0.7=170kVA
51kVA~179kVA。如果用26*1.55=40.3kW,99kVA相当于0.29系数。如果用26kW,相当于0.45系数。
Hyundai elevator planning guide 中的数据:
0.15*6*22*1.55/0.69=44.5kVA
0.5*6*22*1.55/0.69=148.3kVA
44.5kVA~148.3kVA。如果用22*1.55 ,138.2kVA当于0.47系数。如果用22kW,相当于0.73系数。
11、总结
由于不知道统一功率的物理意义,设计时尽量满足统一功率的要求。1台电梯的开关和多台电梯的机房开关,可以根据统一功率的电流来选择。和NEC要求比起来,这样做选的开关大小差不多,导体比较大,因为要导体和开关配合。
1台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
电梯开关=56*1.55+12=99A,选NS MA 100A
机房开关选大一级,NS TM-D 120A。
低压柜开关选大一级,NS TM-D 160A。
4台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
电梯开关=56*1.55+12=99A,选NS MA 100A
机房开关=0.8*4(56*1.55+12)=316A,选NS SE 320A
低压柜开关选大一级,NS SE 350A。
2台三菱的1350kg,2.5m/s的客梯,26kW,23kVA,56A,110.5A
电梯开关=56*1.55+12=99A,选NS MA 100A
机房开关=0.91*2(56*1.55+12)=180A,选NS SE 200A
低压柜开关选大一级,NS SE 250A。
这里,发现了统一功率的用途,就是依据统一功率的电流来选择单台电梯和干线开关,不知是不是巧合。但对于选择变压器,用类似NEC的计算方法比较准,需要有负荷LOAD、功率因数PF、全电流FLA、运行电流Runing Amperage,加速电流Accelerating Amperage等比较全面的数据。在系统图里面的表达,功率标统一功率看起来比较顺眼,因为开关和导线都是按照这个来选择;在负荷计算里,功率标统一功率,则需用系数要按照0.15~0.5范围,不能用NEC的同时系数。
http://www.elevatorinspector.com/Cooper-20A3.htm
What requirements must be met for overload protection?
Most elevators are rated for intermittent duty and 620.61(B)(1) requires the elevator motor to be protected against overloads by 430.33. This section says that if a motor is rated as intermittent or similar duty, it is allowed to be protected against overloads by the branch-circuit short-circuit over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 provided it does not exceed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Table 430.52. If the motor is rated for continuous duty, such as for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s, 620.61(B)(2) requires the overload protection to be sized in accordance with 430.32. This means that it must have a separate overload device sized no greater than 125% of FLA.